1. 什么是cbti?
失眠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而失眠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被美國睡眠醫學學會、中國睡眠研究會等推薦為失眠治療的一線方案,該療法短期效果和藥物治療相當,而遠期效果好于藥物治療。
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BTI),是一種專門針對失眠障礙的心理治療方法,同時也是世界公認的、非藥物治療失眠的最佳方案。CBTI在致力于改善使睡眠問題長期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的同時,也強調改善睡眠的不適應行為,“想法”和“行為”雙管齊下,更好地改善適應不良的睡眠模式。從認知行為治療這個名字就可以知道它包括兩個主要的部分。
失眠認知行為療法分為:認知治療和行為療法
認知療法:幫助你怎樣識別和改變影響自己睡眠的來自自身的消極信念和想法。
行為療法:幫助你用促進睡眠的行為替代令你夜不能寐的行為。
失眠認知行為療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模塊:睡眠衛生、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訓練、認知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提供給患者睡眠衛生教育,讓患者改變對睡眠認知,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是核心,調整適當的外源性刺激,從而改變睡眠習慣,達到改善睡眠質量。
2. 失眠認知行為療法對失眠的優勢
CBTI針對慢性失眠患者的行為、認知和生理的系列治療策略,通過改變失眠患者錯誤的睡眠知識及睡眠習慣,同時給予放松訓練、認知控制、睡眠限制等方法,重新建立起患者良性的睡眠習慣及睡眠感知,達到改善失眠、預防復發的效果。
CBTI療法的優勢:
非藥物治療,無需擔心藥物副作用;
短期的治療效果與藥物相當,但療效比藥物更持久;
對于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比較容易掌握和實現;
可能會使任何年齡段的失眠人群獲益,尤其是其他慢性病患者以及特別容易失眠者。
CBTI療法適用以下患者:
入睡困難,反復醒來、睡眠質量差
存在不良的睡眠習慣和睡眠信念
焦慮、抑郁、擔心、恐懼等情緒問題主要與睡眠相關
雖然很疲勞但躺上床又感覺很有精神,沒有睡意
主觀上不愿或不宜服藥(備孕、擔心藥物副作用)又希望改善睡眠
進行藥物治療后病情穩定,希望減少藥量或進一步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