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的孩子日益變得自卑、厭學、對抗……怎樣幫助他們?
孤獨癥的孩子一臉茫然的面對父母的焦慮,專心的背著世界地圖……他們為什么會這樣?
焦慮的孩子伶牙俐齒卻不愿上學、害怕黑暗、沒有朋友……他們長大了會怎樣?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患有此類疾病?
兒童心理問題現狀:全球有超過20%的兒童青少年患精神障礙(嬰兒約18%)。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5%,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占6.4%,焦慮障礙4.7%,立違抗性障礙(ODD)3.6%,抑郁障礙3.0%,抽動障礙2.5%。
01
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
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在學齡前兒童中廣泛存在,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為主要特征。它不僅僅是活潑好動、調皮搗蛋這么簡單,而是與某些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紊亂有關,導致孩子對于進入大腦的任何刺激都會不加選擇的做出反應,因此,外界的一點變化都會是孩子的注意力渙散、多動、易沖動等表現。
臨床診斷為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鵲翎兒童有高達80%癥狀持續至青少年期,65%的人癥狀將持續到成年期。因此,如果兒童期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未經正規治療,極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危害會延續到成年之后,從而造成患者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不良、行事沖動、易怒,影響工作和事業發展,更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暴力傾向、犯罪問題等。
02
焦慮障礙
焦慮抑郁是兒童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國外估計患病率6%~10%,焦慮是兒童少年經常出現的正常情緒體驗,有助于提高他們在日常活動中的適應能力和應對技巧,而焦慮障礙是病理性焦慮,指兒童的焦慮情緒持續了很長時間,不能從焦慮狀態恢復到正常情緒;或面對一些應激因素是焦慮情緒很嚴重,超過了同齡兒童的正常反應;或焦慮情緒明顯影響了兒童的日常活動。
主要表現形式為:
1)焦慮體驗:患者擔心和焦慮很難控制,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經常“擔心成人想的事”;有些患者對自己的表現和能力過分擔心即對未來的擔心
2)運動性不安:容易表現粗心、不安、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易煩躁、易和同學或老師發生沖突等,年幼兒童往往因很難語言表達而表現為愛發脾氣、愛哭鬧、經常需要安撫等。
3)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心悸、胸悶、口干、出汗、頭昏、惡心上腹不適、四肢發涼、便秘和眩暈等。
03
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是一種起病于兒童青少年時期,以不隨意的突發、快速、重復、非節律性、刻板的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或(和)發聲抽動為特點的一種復雜的、慢性神經精障礙。由于運動或(和)發聲抽動經常導致患者缺乏自尊、家庭生活、社會形象及工作表現和環境適應困難。
抽動的表現主要運動抽動或(和)發聲抽動,從抽動的復雜程度來分,分為簡單抽動和復雜抽動兩種形式。運動抽動的簡單形式是眨眼、聳鼻、歪嘴、聳肩、轉肩或斜肩等,抽動可發生于身體的單個或多個部位。運動抽動復雜形式包括蹦跳、跑跳、旋轉、屈身、拍打自己和猥褻行為等。發聲抽動的簡單形式是清喉嚨、吼叫聲、嗤鼻子、犬叫聲等,發聲抽動的復雜形式是重復語言、模仿言語、穢語(控制不住的說臟話)等。
抽動障礙的治療會根據臨床類型和嚴重程度選用不同的治療策略和方法。對于短暫性抽動障礙或癥狀較輕者可僅采用心理治療。慢性抽動障礙或發聲抽動、抽動穢語綜合征或抽動癥狀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者,則以藥物治療為主,結合心理治療等,若患者心理因素起病,則應積極去除心理因素。
04
治療方式
認知功能評估與訓練系統通過標準化神經心理學測評工具,全面評估兒童注意力、執行功能、工作記憶及情緒調節能力,精準定位ADHD、焦慮障礙與抽動障礙的核心認知缺陷。可通過認知功能評估與訓練系統進行評估,系統根據結果自動下發對應的認知訓練,以改善兒童認知情況,訓練內容包含注意力訓練,記憶力訓練,思維訓練,感知覺訓練,數算能力等方便,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兒童認知訓練內容進行個性化訓練方案的定制,以滿足治療標準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